

時令植保||紅火蟻防治正當時
時令植保||紅火蟻防治正當時
什么是紅火蟻
紅火蟻的原產地為南美洲,個體較一般螞蟻稍大,體長3~10毫米,呈紅褐色。紅火蟻常將蟻巢筑于開闊、陽光充足、食物豐富的地方,如公園綠地、草坪、空地、荒坡、果園、農田、水源保護區等,一般高出地面10公分以上形成拱形或沙堆狀蟻丘,內部呈蜂窩狀。
如何識別紅火蟻
通過巢穴外觀識別。紅火蟻蟻巢在地面隆起,土堆狀蟻丘,內部蜂窩狀,而一般螞蟻的巢穴不會隆起。
紅火蟻種群組成及分工
工蟻:體長2.5-6.0mm。頭、胸、觸角及足均為棕紅色,腹部常棕褐色,腹部第2、3節背面中央常具有近圓形的淡色斑紋。頭部略呈方形。復眼黑色,位于頭部兩側上方。觸角10節。前胸背板前端隆起,胸腹連接處有2個腹柄結,第一結節呈扁錐狀,第二結節呈圓錐狀。腹部卵圓形,可見4節,腹部末端有螯刺伸出。
雄蟻:體長7-8mm。體黑色,著生翅2對,頭部細小,觸角絲狀,胸部發達,前胸背板顯著隆起。
生殖蟻雌蟻:有翅型雌蟻體長8-10mm。頭、胸棕褐色,腹部黑褐色,著生翅2對,頭部細小,觸角膝狀,胸部發達,前胸背板顯著隆起。雌蟻交配后翅脫落,結巢成為蟻后。蟻后腹部可隨壽命的增長不斷增大。
紅火蟻的分布范圍廣泛
紅火蟻的危害
紅火蟻的危害主要表現在對人體健康及生命安全、生態平衡及生物多樣性、農林牧業生產、公共設施等方面的影響與破壞以及巨大的經濟損失等方面。
(1)威脅人體健康。紅火蟻毒液毒性較高,人被紅火蟻叮蜇后,輕者產生灼痛感,傷處出現膿泡并留下長期疤痕,重者引起過敏性休克甚至死亡,危害人類健康。
(2)破壞生態平衡和降低生物多樣性。在紅火蟻入侵到的地區,紅火蟻排擠本地同類近似物種,捕食其他無脊椎動物,降低單位面積內的其他生物的數量和多樣性。
(3)危害農林業生產。紅火蟻可直接取食并破壞植物種子、果實、幼芽、嫩莖和根部,造成經濟損失。在農田或牧場建巢形成的巨大土(蟻)丘,給耕作、收割等造成了巨大的麻煩,同時也可破壞灌溉系統。
(4)破壞公共設施。紅火蟻喜歡在戶外電子設備、公園草坪、農田溝渠和堤壩中筑巢,對電子通訊設備、水電工程、城市公園和建筑等公共設施造成嚴重破壞,危害公共安全。
發生規律
紅火蟻為地棲型蟻巢的螞蟻種類,筑巢于地下,營社會性群居生活,包括有翅的雄蟻、有翅的雌蟻、蟻后及職蟻(工蟻及兵蟻)有翅型個體。一般每年春季3~5月、秋季9~11月為紅火蟻的活躍期,5—10月是紅火蟻發生的高峰期。其覓食的土壤表面溫度范圍為12-51℃,在氣溫高于21℃時,覓食活動較頻繁,生長發育的最適溫度范圍為26-30℃。成熟的蟻群一年能產生4000~6000頭有翅生殖蟻。有翅生殖蟻在一年中的任何時間都可以進行婚飛活動。交配行為可能發生在90~300m的高空,一般交配1次。交配后的雄蟻很快死亡,雌蟻則隨風飛行,尋找地點筑新巢。
紅火蟻的特點
1.主動出擊,攻擊性強;
2.毒性強釋放毒素,引起過敏反應;
3.繁殖力強,擴散速度快
若不慎被紅火蟻叮咬,該如何處理?
一旦被紅火蟻蜇傷,先用肥皂水或清水沖洗,然后涂抹糖皮質激素藥膏,如丁酸氫化可的松、曲安奈德或鹵米松等藥物來緩解,不要抓撓傷口,避免弄破膿皰感染。被紅火蟻叮蜇后如出現較大面積紅斑、皮疹等,可在醫生指導下口服抗組胺藥物等治療;如出現嚴重過敏反應(如全身性瘙癢、蕁麻疹、臉部紅腫、呼吸困難、胸悶、心跳加快等),應盡快到正規醫療機構診療。
防治方法
可使用萊恩處窩進行防治,一種毒餌具有使用簡便、有效和不污染環境等特點。本品利用紅火蟻相互交哺的原理引誘紅火蟻吃下帶有微毒的誘餌紅火蟻吃了后不會立馬身亡等回到窩里慢慢才毒發身亡期間吃下有毒餌料的紅火蟻會通過相互交哺傳遞給其他螞蟻這樣有毒餌料;就會“蟻傳蟻、一傳十、十傳百”的在整個蟻窩里迅速蔓延。
使用方法
防治紅火蟻時,找到紅火蟻巢穴后將藥粉直接撒于巢穴表面即可,根據蟻穴大小可酌情增減用量。
電 話:0371-65659988 傳 真:0371-69339322